当前快播:游走于艺术与美食间的刘京
2023-06-01 11:20:52 来源: 驻马店网
关注河南热线

记者 康国富 通讯员 姜明

在市区玉祥来饭店老板刘京看来,美味的食物加上美艳的面塑,能呈现1+1大于2的效果。


(资料图片)

中国的传统面塑艺术,由于其色彩鲜艳、造型多样,深受男女老少喜欢。面塑,俗称捏面人。它以面粉为主料,调成不同色彩,用手和简单工具,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。面塑艺术历史悠久,据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载:以油、面、糖、蜜造“笑篶而谓之果食”。古人所描述的枣锢等花样奇巧百端的面果,即是民俗活动中的面人。

在进行面塑加工的刘京。

5月28日中午,记者慕名来到玉祥来艺术主题餐厅。走进餐厅,记者的第一感觉像是进入一个艺术展馆,墙壁上陈列着栩栩如生、神态各异的面塑作品。让记者感到震撼的是整个北墙上整齐排列9条神态各异的面塑龙。对面则摆着西游记、八仙过海、二十四孝、钟馗捉鬼等主题面塑、彩泥作品,让人眼花缭乱,啧啧称赞。

面塑作品子孝孙娴。

在饭店的墙上,记者看到有关刘京的简介:非物质文化(面塑)传承人、中国烹饪名师、食品美工师。

刘京,今年40岁,驿城区诸市人。1999年初中毕业后,跟随表叔进京打工。刚开始在洗浴中心做服务员,3个月后,到饭店做学徒工。“学徒工管吃管住但没有工资。”刘京说,刚开始的艰辛和困难,坚定了他要在厨师这个行业有一番作为的决心,“我要成为像师傅那样受人尊敬的人。”

面塑作品 孔雀与牡丹。

从刚开始杀鱼、择菜,到后来打荷、做凉菜,刘京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。偶然的一次机会,刘京被一个擅长雕刻萝卜花的厨师吸引。“一根萝卜在他手上几分钟就能变成一朵盛开的花,太神奇了!”刘京暗下功夫,闲暇时候,他在后厨用刻刀一刀一刀地“啃”着萝卜。当他耗用几十斤萝卜终于雕刻出一朵花时,同事送给他一个外号——“雕萝卜花的男孩”。

面塑作品 龙玉与牡丹。

在北京辗转几个饭店的打工经历中,刘京有幸遇到几位好厨师,他们从不同角度给予刘京指点,不仅使他的厨艺大增,也使他的雕工得到了长进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刘京根据雕萝卜花是一点点减料的逻辑,反向思维学会了一点点堆砌的面塑技能。

2011年,刘京回乡创业,利用业余时间继续钻研面塑技艺。

最近一个月,刘京制作了大型面塑作品《西游记》。

“面塑制作从和面开始,首先将颜料调入面中,和画画一样,调配必须十分精细,才能调出五彩斑斓的颜色。”刘京说,现在的面塑与传统面塑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,这种观赏性面塑经过配方改良,不会霉变、开裂,可以长期保存。

由于面塑作品主要是用粮食做的,夏季发霉、冬季干裂、易生虫,因此如何长久地保存成了困扰刘京的难题,于是,他在蒸制的火候、防腐剂的添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,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试验,最终摸索出面塑作品长久保存的技术,做出了经久耐放的面塑作品。

谈到面塑的特点时,刘京说:“面塑是比较特殊的造型艺术,属于加法塑造。为什么叫加法呢?比如玉雕、石雕,都是在一块整料上画好轮廓,然后往下减。面塑不一样,它是一点一点往上加。做个鼻子贴上去,做个眉毛贴上去,四肢、服饰,这些都是一样一样贴上去的。”

做一个面塑造型,细说起来要有上百道工序。从面的制作到颜色调配再到人物形象、服装服饰的搭配,非常烦琐。

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,面塑对制作人比例的把握和身心的专注度要求很高,所以能够进行创作的人越来越少。刘京将自己之前从事面塑的经验与现代卡通题材相结合,创作出许多逼真可爱的动漫造型,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。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,向他学习面塑制作,他也抽出时间免费传授。刘京说,作为面塑的传承人,他将发挥自己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的职责,努力创新面塑形式,让更多的人了解面塑,将中国的这项非遗传统技艺发扬光大。

尽管刘京醉心于面塑创作,但对玉祥来餐厅菜品烹饪和管理一点也没有落下,反而随着他的粉丝越来越多,生意越来越好,这或许就是爱好能够助力事业,技艺可以更好地丰满人生吧!

责任编辑:hN_0128
    独家